每隔一段時間,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股災。股災對股民不一定是壞事,這可能是財富轉移的一個轉捩點,問題是大家有沒有隨時做好準備。
筆者賺到第一個100萬元,但很快被2008年金融風暴沖走不少賺來的錢。這不是一個意外事故,而是在大跌市來到的時候過於進取,過早行動。
很多危機不是突而其來,只是大家沒有擦覺或甘於離場。2008年金融風暴由金融機構引發,滙豐早在2008年初發出警號,提出次按的問題,即市場(美國)過度借錢給買樓人士。大家邊懷疑邊擔心,但股市仍然上升,很快大家都忘記這個警號,最後黑天鵝出現了。
在金融風暴來臨前,筆者已開始做好準備,減少手上的股票,同時轉了一些較穩健的股票。2007年港股創了歷史新高,恒生指數升到3萬點以上,2008年頭都在25000點波動。當股市跌穿了24000點時,以為跌了20%後調整差不多,所以開始入市,當股市跌到20000點時,手上的現金用得七七八八,想買也沒有太多錢買。
最後,恒生指數最低曾跌穿12000點,大市2008年最終跌了48%,一年間恒生指數由27000點水平,跌到14000點收場。筆者即使早有準備但投資損失也逾4成,慶幸是持有的股票,大部份都是優質的公司,這些股票在股市回升時,是頭一批反彈的股份,所以當2009年大市反彈52%,筆者的回報接近八成,賺到的錢超越了股災蝕去的錢。
股災的經驗和教訓
從股災汲取到的教訓:
1. 股市可以跌到你唔信,不要估底。
2. 市場氣氛差的時候,不要急於買貨。
3. 分階段入市,或許月供股票會是一個更佳的工具,避免過於自信或過於進取引致的犯錯機會。
4.大型股災不是即時出現,會有一個過程,除了有一個警覺性,也要有一份耐性。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