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看到這個標題時,請不要誤會,不是筆者個人的投資佈局,而是引述張化橋幾年前著作《避開股市的地雷》,其中一章的內容,想借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張化橋是誰?去找Google 大神查一下,便會看到很多「民企之父」的形容詞。他曾經在大行任職過經濟和股票分析師,大家以為這位星級專家,選股方式會跟大部分析員做分析報告的程序一樣,會用一大批數字行先,原來情況不一樣。
書中,他在 “我的投資佈局”一章提到,”我的選股三步驟是先選行業(競爭狀況、利潤率和監管),再選企業,最後看估值(看估值時,馬虎一點即可)。”
簡單來說,這類的選股方法,近似從上而下的選股方式,即是先從大環境出發,進而選企業,再找出估值吸引的公司。相反的做法自然是從下而上,先專注於個別優質公司或估值吸引的公司。
兩個方法哪一個會比較好?大家不妨自己去體驗一下,投資可以很靈活,沒有人話一定只能選一個,可以混合採用都得。
投資佈局各師各法
投資如何作出佈局,其實是頗為個人化,每個人都不同,有一些一出道就嘗到成功的甜頭,往後就繼續採用原有的成功forumla , 把其他的分析或市場意見列為噪音。有一些精於計數的,便把這個強項放大,用數據做功課。也有一些剛好相反,對甚麼上而下、下而上,統統都沒有興趣,看著圖表,觀圖論股確立自己一套選股方式。 究竟那一套方式較好?誰也不能作評判。自己財富自己管,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取向,以及幫到自己達到投資目標,便是好方法。不過中間可能交了不少學費。
不過,無論採用甚麼的方式,最好都是多了解不同的投資和分析工具,把自己的眼光放大一點,靈活的部署,投資自然更加得心應手。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