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港股的表現真令人失望,賺錢一點都不容易,可以說是輸少當贏;十年前恒生指數在二萬一千點以上水平上落,但2023年的今天,仍在一萬八、九千點徘徊。以前很多專家教大家,投資股票要長期持有才能賺到錢,現在似乎不適用於港股。
在利息上升的情況下,去銀行做定期存款,不難找到5%以上的利息;但在香港股市,想找到只派息有5%的股票真的很難。以前的收息三寶,即中電、港燈和煤氣,還能用來獲得收益,但現在已經不行了。以中電作為例子,過去幾年股價年年下跌,收到的股息也無法彌補股價下跌帶來的損失。
10年前,中電股價在60元以上水平,最高升到九十幾元,今日就徘徊在60元邊沿。
盈富基金以前也有很多捧場客,是ETF當中,買賣最活躍的基金,但由於港股跌多過升,盈富基金也令很多人失望。
十年前盈富基金的股價在二十、廿一元水平上落,今日就跌了一級,在19,000點徘徊。
港股表現如此令人失望,除了加息的因素之外,還與中國經濟表現以及人民幣疲弱有關。畢竟今天的恒生指數,大部分都是中資股,反映中國經濟多過香港經濟表現;不過,香港本土的經濟其實也一樣不理想。
其實,不單止投資股票,如果你的強積金都有投資港股的話,回報都可能受拖累。股市表現差可能令到不少人選擇離場,存錢入銀行可能會更加好。
不過,用一個長線角度,投資股票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保本增值的工具,重點是要識得揀。
相比之下,另一個熱門的股票市場美國,看起來似乎較有吸引力。
在連番加息之下,美股在大型科技股帶動之下,調整完又再重新上路,相比港股一沉不起,有生氣和活力得多。
反映大型美國公司表現的標普500指數,過去十年累積升超過一倍半,2022年受加息影響,指數跌了近兩成,不過,近半年來,已經明確反彈了差不多15%,逐步收復失地。
時至今日,買美股,都就像買港股一樣方便;入場費還低了很多,連同手續費,幾千甚至幾百港元,已經可以入場,不像港股,買一隻藍籌股閒閒地都要萬幾蚊。
在香港,可能很多人都會買科技股或者銀行股。美股的科技股,比如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等,長期都有不錯的表現,過去十年股價以倍數增長,2022年科技股大跌,它們也不例外跌幅都不少,但在2023年,情況改善了,至少跌得多好快又收復失地;這就是它們的吸引力。
在我的網站上,曾經列出了一批2022年跌得多的股份,今年都錄得不錯的表現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進入網站瀏覽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