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誰沒有經歷過初哥的年代?閣下買入一隻股票時,有沒有同時想過,股票賺了幾錢才離場?或是蝕了多少才止蝕?筆者投資初期也跟本沒有答案,所以不時出現股票升過龍掉頭回落,止賺時已經縮了水,或是曾經提過的跌咗九成才離場。要令回報多一點或保住本金,其實應自訂一些守則去盤算。
多年以來,個人投資最明顯的”見財化水”例子,其實是買了一隻基金,早年因為工作關係到美國矽谷,當時科技熱才剛興起,覺得美國的科技熱會吹到亞洲,而亞洲首先受惠的是日本,所以回港不久,買入了日本的科技基金,一等就等了幾年,才出現科技熱潮,基金亦好快急升了5倍,但科網熱潮冷卻之後,筆者仍沒有離場的打算,直至買基金的投資顧問要撤出香港,才逼於賣掉止賺,回報比高峰期縮水六成。
之後投資股票,也不時有類似的情況出現,股票升時好想繼續賺,或是工作忙,懶於去為股票做體驗,讓升的股票繼續升,見頂回落就希望小休之後股票自動再升,最後止賺時,可能只得小小的微利,白白空歡喜一場。
至於勁蝕情況,早前一篇文章提過,一隻股票勁蝕九成才離場,本金少了一大部份,幸好這項投資的金額不是太多,也可能這個原因,蝕了就唔想再望。有興趣可以重溫這篇文章: 100萬之路:別讓股票勁蝕才離場。
幾時才止賺?
幾時才止賺其實沒有公式答案,相信專業如基金經理想未必把握得到,以下只供參考:
- 公司前景轉差
一些高增長公司如科技股,可能因為技術或經營再沒有突破,股價急升過後無以為繼,這時股價回落的速度可以很快,所以要不時要檢討和作出決定。 - 股票變得太貴
股票急升過後,並經常出現大升大跌情況,這可能是股值過高的先兆,要走的話可考慮分段離場,慢慢止賺,如果期間股票變得越升越勇,可以把止賺步伐減慢,同時再重新評估情況。 - 有更好選擇
當市場氣氛轉差,大部份的更優質的股票都大跌,市場投資選擇多了,可以考慮分段減持換馬。 - 企定定作長線持有
優質股票不時會因為股票市場氣氛轉差,或由於資金流走而被人沽售,這時跟大隊離場不是一個好決定,因為市場氣氛可以話咁快恢復過來,價質股會是率先反彈的股票。與此同時,今日閣下認為貴,如果公司越做越好,交出了亮麗的成績表後,就會覺得物有所值,所以好的股票不妨放長一些時間。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